不确定有没见过她,所以不确定画得会不会像她。
她叫我画好笑的,我功夫差,画不来。
忽然想画恐怖的。




100camera.blogspot.com
花开堪照直须照,
莫待无花空照枝。
漫奇叫我画他“悬梁刺股”,画好了。
不过,看之前,要先进修一个课程。
别紧张,这个课程图文并茂,简单易懂。
首先,是了解这句成语。
再来是看一张有关漫奇的图片。
图片是从黄夫子部落格偷来的,站在左边的就是漫奇,右者是江先同,与本故事无关。
“悬梁”的故事见于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三引《汉书》。
汉朝人孙敬,字文宝,非常好学,从早到晚地读书。有时疲倦了,想睡觉,就用 一根绳子系住头发,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。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,就会被绳子拉醒。
“刺股”的故事见于《战国策·卷三秦一》,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。
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“悬梁刺股”一句成语,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。
(资料取自网络)
一两年前,大作家杨善,邀我在联合日报写稿车大炮,我写的第一篇稿,就是这篇。
为应时应景,又拿出来炒冷饭,不过,里面有几句话:
“奥运刚过,大马羽球一哥李某凭这种最坏的运动,喊打喊杀(扣杀),拼死拼活,为国夺得银牌,收获不错·····” 不是我车大炮,打羽毛球,是所有运动中,最坏的运动,不然,为什麽英文羽毛球的单字,无端端拼为badminton,不拼成goodminton?
这个bad,不是Batman的Bat,是bad,是坏的意思,小弟查过桌上厚达六cm半的《英华大词典》,错不了。
看到这种情形,有时,真的忍不住要崇洋媚外,我衷心认为,这位当年造badminton单字的红毛人,比起那个造“羽毛球”一词的炎黄子孙,实在较有脑,至少多出一两百克。
这个红毛人比炎黄子孙有科学头脑,有去徹底了解这种运动,知道弊端,并在造字时,好心提出警告,让人有所警惕,免受其害。
炎黄子孙造羽毛球这个字眼时,不学别人加个“坏”字,叫做“坏羽毛球”,又像对待其他事物那样,发挥不深入研究,欢喜就好的精神,见到有几根羽毛插在球状物体上,就叫羽毛球,以为凡是运动都是好的,只见其利,不知其弊,像买菜买榴蓮,没虫沒洞就是好的,五颜六色七彩的食品就比较好吃。
打羽毛球是種超激烈,大动作的运动,有好的方面,也有坏的一面,好在可以打掉肚腩的油,坏在可能打坏膝部的关节,严重影响行动,医治时,吃药没用,要动手术,用金属维修,下半生要學电影角色半人铁警走路了。
那些身受其害的,通常是羽球健将,说是“健将”,当然是指常常打球,球场当家的份子,尤其是要打出杯子的人。
那些一天看三场,一百年才打一场的,有事才怪。
不过,据说,那些膝部“油”用完的,最好能免则免,不打为妙,除非可以把肚腩的油添到缺油的地方。
奥运刚过,大马羽球一哥李某凭这种最坏的运动,喊打喊杀(扣杀),拼死拼活,为国夺得银牌,收获不错,但从苦练到出场,也流了几大桶够养一群咸水鱼的汗,又磨掉了不少膝部关节的骨质,埋下了不利健康的伏笔,犧牲也大。
最壞的運動在羽球場上,最好的在水中,游泳是缺点最少的运动,只要不在有鳄鱼出没,或上游有大养鸡场的河流中游,并且要先学会游泳,不然最好也会变成最坏。
为了健康,大家游泳池见。
有个“引燕专家”,自以为得道,听到我前一句“养燕”,后一句“养燕”,就以非常不满的口气,变色校正我:“你们口口声声养燕养燕,其实是错的,我们只是引燕子来而已,不给饲料,没养她们,所以不叫养燕,正确的叫法是――引燕。”
我听了,差点跌倒,这样也叫正确?“正缺”还差不多。明明投了少则几万,多则几十万的资金,买地雇人建燕屋,其他电费,采燕窝工资等开销不说,下了这麽多本钱,比养鸡养鸭更费工夫,不叫“养”,叫什麽?
不过, 小弟认为,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,这种行业,不宜叫“养燕业”,也不该叫“引燕业”,最正确的叫法是,请看本文题目。
对这些会生金蛋的鸟类,业者只供住宿,不包伙食,又不用发工钱,及缴纳EPF和社险,骗了燕子的口水,卖得天价,回酬不知有几千几万巴仙,这不叫“骗”,叫什麽?
不过,骗人有罪,骗燕子不会被警察抓,还可帮助经济成长,多骗有益,少骗无碍,请再接再厉骗下去。
小弟和猫狗的大便都不值钱,贴钱都没人要,燕粪不同,每公斤可卖几十块,买来撒在新燕屋内,骗没读书的笨燕。
为了骗鸟,搞到要用钱买大便,可知做什麽都有困难,做骗子也不容易,要先出小钱。
据说。有个骗燕专家,帮客户骗燕,所骗的都很成功,自己的几间燕屋,倒连一只麻雀也没有,蝙蝠可能有,对于这种惨况,不知该用那一句成语来形容。
众所周知,养燕比养鸡养鸭种油棕妥当,不怕饲料起价,也无惧燕窝跌价,真的有一天产量过剩,导至没价钱,还可论公斤卖给人,当冬粉炒蛋吃。
燕屋最怕的不是进贼,是贼进屋后乱采,为免浩“劫”,需在当眼处,贴上“四”语布告,其中一种字体要大一点,语气必须低声下气,非常客气,请参考范文:
孔子也车大炮
小弟喜爱孔子,不是因为他是至圣先师,教会我们学礼学做人,而是他也像我那样,也会车大炮,彼此臭味相投,像一条臭枳柴劈为两半,不成为“忘年之交”几难。
这个之交,不是做梦去古代找他喝茶车大炮,我才不要梦见他,只想梦见周公。
我只是与他神交,就是看他的书,尤其是看他的代表作《论语》一书,听他在文字上车大炮,让几千年前的大炮烟熏一熏,好过SPA。
有一次,孔子到武城地方,听到弦歌的声音,就对那个教唱歌的子游说:“杀一只鸡,何必用杀牛的大刀呢?”
子游回答说:“可是,从前我曾听你说过,君子学了这些东西,就会爱人,普通人学了,就容易使唤。”
孔子听了,转头对同来的几个学生说:“子游说的对,我刚才只是说着玩玩罢了。”
“我刚才只是说着玩玩罢了”一句,原文是“前言戏之耳”,记在《论语》阳货篇第七段,从这几个字中,就可看出孔子是个为人正经,但不是正经+八百,板起脸来说教的人,反而好开玩笑,喜欢车大炮。
其实,一翻开他所述的《论语》,第一章第一段,就闻到了大炮烟味,感受到他以车大炮口吻发言的态度,他说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,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只有车大炮的人才会这样说,换了正经八百的人,一定改成:“学而时习之,不会闷吗?有朋自远方来,不会向我借钱吧?人不知而不愠,打广告不就有人知了?”
车大炮时,用词要有礼,可是也不要假斯文,就像子游问孔子有关孝的道理时,孔子说:“现代所谓的孝,只是饮食供奉而已,这样的话,跟养狗养马有什麽分别呢?”
车大炮时,态度不必太认真,孔子说:“朝闻道,夕可死矣!”如果认真起来,他已死了很多次。
车大炮时,不妨唱唱反调,大家都推崇“三思而后行”,但孔子说做事只要两思就够了。(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曰:“再,斯可矣。”)
走进诗巫民众会堂底楼各民族文化馆,华族部份,你会看到一本翻开的论语,上面有一句话:子曰: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意思是说,我不在那个位子,不应该预谋那个位子的事,要是我们把这句车大炮当真理,那麽,那个人退休后,谁来接棒?
杨善部落格上有一段对白,是关于吃鸡屁股的坏处,小弟看到时,吓了一跳,顿时清醒过来,才发现事态严重,就打算送自己去医院洗胃急救,因为小弟从小到大,最爱吃鸡屁股,从妈妈煮的,到老婆煮的,从小食档,吃到大餐馆,吃里扒外,不知吃了多少个鸡屁股,成绩令人“股”舞。
那几句对白,太惊人,有必要下载:
“你们知道鸡甚麽地方最脏吗?”我同事问大家。
“脖子?”“鸡爪?”
“都不是。”我同事笑咪咪的摇摇头。
“·····”
“是鸡屁股,你们有没人专爱吃鸡屁股的呀?”
大家你看我我看你,露出不解的表情。
“鸡的肛门附近组织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腺体,全身各类的秽物毒素都在这些腺体囤积。”我同事慢条斯理的说着。
看了这段对白,各位喜吃鸡屁股的同道,也不必太紧张,稍安勿燥,因为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,其实,关于吃鸡屁股,可分为三派:
一,“绝不可吃派 ”。这一派声称,他们的说法有科学跟据,所谓的“秽物毒素都在这些腺体囤积”,比较通俗一点说,就是指鸡屁股里含有致癌物。上述杨善的同事的说法,就属此派。
二,“吃河豚派”。他们主张先除去鸡屁股上面有毒囊状物后才吃,就不会中慢性毒了。
三,“养生派”。常吃鸡屁股,可使身体年轻化。
小弟属于第三派。我相信,上帝让毒素囤积在鸡屁股,必然会叫里面产生另一种可以中和毒素的分秘物,这种分秘物,除了可以保护鸡屁股,又有年轻化人体的功能,据说,多吃鸡屁股有助美容,不是没道理的,有人嗜吃鸡屁股,真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。
另一方面,吃鸡屁股,吃到致癌的案例,我还没听过,倒是戒吃鸡屁股的人,也难免癌魔毒手 。
献词:老周
过去几十年来,我都不喜欢100这个数目,不是我孤僻,而是它自己先不跟我好,我才排斥它。
小弟从小到大,在学业方面,在爱情方面,在事业方面,在其他方面,都得不到100分,反而经常与它后面的两个位数,扯上关系,可能与小弟常吃鸡蛋,或鸡屁股有关。
得不到它,当然就要说它几句坏话,表示不稀罕,酸气浓厚,扑鼻而来,这就是俗语说的“酸葡萄作用”,比较本色化一点说,是“酸满哥long作用”。
别的不说,小弟的大便功夫就输给人,有一段时期,我每次大便,至少要半个钟头,便秘了啦,反观一位许姓室友进去厕所后,我还没开始报数,他就打开门出来了,我以为厕纸用完了,他说他拉完了,打死我也不肯相信,刚好冲水器坏掉,他要跑去取水冲,我抓紧机会跑进去查看,KANASAI,walau A to Z !特“大号”亚山港蛋糕,蔚为奇观,我赶紧捏着鼻孔,撤退三千公里。他大便一次,比我小便一次还要快100倍,真是卧虎藏龙,人不可貌相。
前年,我开始爱上了100,我会爱上它,不是没有原因的(废话),二十多年前,我曾帮人编辑一本期刊,由M期,编到第N期为止,然后,又由陈联启夫人接手,不知何故,编到第99期,就没了下文,第100期没着落。
我突发奇想,打算叫当年的作者携手写100篇文字,敢敢出版第100期,让它有个满分的结局,可是,大家失踪的失踪,死的死,情况不大乐观,希望在我100岁时,会达到目标,或多给100年宽限期,等我两百岁时才实现,总可以了吧。
有一句话,叫人又爱又恨,就是“一百年后”。古人说的“百年之后”,与“死了之后”是同义词。我恨它,是因为一想到100年之后,不知道与我同生共死的肚子里的母蛔虫一家在那里,就有点伤感。
爱它,是因为100年后,小命终于告一个段落,灵魂可以跟用了100年的臭皮囊道别,换一个家,去更美的家乡了,不然,就会像一位九十多岁的阿婆,问我为什麽她还不死,这不是她的独家问题,我像她那样老了,也会嫌命长。
小弟爱看漫画,前年,小弟所看的漫画,其中有两本,同时达到100期,一本是新版《老夫子》,另一本是《漫画王》,到了100期,不能免俗,要大事庆祝一番的。
我有样学样,等我吃民丹莪罗杂,吃到第100盘时,也要庆祝一下,请大家喝100号,才对得起大家的胃。